跨订阅负载均衡器

Azure 负载均衡器支持跨订阅负载均衡,其中前端 IP 和/或后端池实例可以位于与 Azure 负载均衡器不同的订阅中。

本文概述了使用 Azure 负载均衡器进行的跨订阅负载均衡及其支持的方案。

什么是跨订阅负载均衡?

跨订阅负载均衡允许跨多个订阅部署 Azure 负载均衡器资源。 使用此功能,你可以在一个订阅中部署负载均衡器,并在另一个订阅中部署前端 IP 和后端池实例。 此功能对于拥有单独的网络和应用程序资源订阅的组织非常有用。

包含两个订阅和资源的跨订阅负载均衡器概念的示意图。

本表介绍了跨订阅负载均衡支持的一些可能方案。

订阅 1 订阅 2
负载均衡器 后端池资源和前端 IP 地址
负载均衡器和后端池资源 前端 IP 地址
负载均衡器和前端 IP 地址 后端池资源

跨订阅前端 IP 配置

跨订阅前端允许前端 IP 配置驻留在负载均衡器订阅以外的其他订阅中。 若要启用跨订阅前端 IP 配置,所有后端池都需要进行 SyncMode 属性配置。

公共前端 IP 配置

Azure 负载均衡器使用的公共 IP 地址可以驻留在与负载均衡器不同的订阅中。 如果多个公共 IP 地址附加到负载均衡器,则每个 IP 地址都可以来自不同的订阅。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负载均衡器(部署在订阅 C 中),它有两个前端 IP,第一个 IP 地址可以位于订阅 B 中,第二个 IP 地址则可以位于订阅 A 中。

具有跨订阅负载均衡的公共前端 IP 配置示意图。

一个重要注意事项是,设置前端 IP 配置后,无法修改其订阅。 但是,可以将前端 IP 配置更新为同一订阅中的另一个 IP 地址。 例如,如果某个前端 IP 配置附加到订阅 1 中的 IP 地址 A,则也可以将其更新为订阅 1 中的 IP 地址 B。 跨订阅公共 IP 地址仅在区域层标准负载均衡器上受支持

内部前端 IP 配置

与公共负载均衡器一样,内部负载均衡器也可以具有跨订阅前端 IP 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子网/虚拟网络可以驻留在与负载均衡器不同的订阅中。 但是,与公共前端不同,所有内部前端配置都必须来自同一个子网/虚拟网络。 此外,必须将所有后端池配置为与前端 IP 配置相同的虚拟网络。

跨订阅后端池

跨订阅后端允许后端实例驻留在负载均衡器订阅以外的其他订阅中。 例如,负载均衡器可以位于订阅 1 中,我的后端 VM 可以位于订阅 2 中。 后端实例可以与其引用的虚拟网络位于不同的订阅中。 跨订阅后端池必须使用一个称为“同步模式”的新属性。

什么是“同步模式”

“同步模式”属性是一个参数,你可以在使用 IP 地址和虚拟网络 ID 创建后端池时指定该参数。 使用跨订阅前端或后端时,必须设置此属性。 它有两个可能的值:“自动”或“手动”。

此外,此属性替代了基于 NIC 或基于 IP 的后端池的概念。 因此,配置了“同步模式”属性的后端池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后端池,与基于 NIC 或 IP 的后端池不同。 后端池可以是以下三种类型之一:基于 NIC、基于 IP,或启用了“同步模式”。

何时应使用“自动”同步模式

将“同步模式”配置为“自动”时,后端池实例将与负载均衡器配置同步。 因此,后端池实例的更改会自动反映在负载均衡器的后端池配置中。 当在后端池中使用虚拟机规模集时,此更改很有意义。 当规模集横向缩减/横向扩展时,将相应地自动在池中添加或移除后端池成员。 与基于 NIC(网络接口卡)的后端池一样,如果 SyncMode 设置为 “自动”,则每个后端实例的 NIC 还必须引用负载均衡器后端池。 因此,通过更新 NIC 资源中对负载均衡器的引用,将后端实例添加到自动同步模式的后端池。

何时应使用手动 SyncMode

将“同步模式”配置为“手动”时,后端池实例不会与负载均衡器配置同步。 此模式允许你使用预先预配的专用 IP 地址创建后端池,这些地址可用于灾难恢复、主动-被动或动态预配等场景。 使用“手动”同步模式的后端池时,你负责在后端实例发生任何更改时更新后端池,例如使用规模集自动缩放。

跨订阅全局负载均衡器

此外,Azure 全局负载均衡器支持跨订阅负载均衡。 使用跨订阅全局负载均衡器,后端区域性负载均衡器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订阅中。 全局负载均衡器上的跨订阅后端不需要其他参数,也不需要更改后端池。

跨订阅全局负载均衡器概念的示意图。

注释

Azure 全局负载均衡器目前不支持跨订阅前端。

授权

若要启用跨订阅负载均衡,则用户必须在两个订阅中都分配有“网络参与者”角色或分配有可执行下表中所列适当操作的自定义角色:

跨订阅前端

公共前端

Microsoft.Network/loadBalancers/frontendIPConfigurations/join/action Microsoft.Network/publicIPAddresses/join/action

内部前端

Microsoft.Network/loadBalancers/frontendIPConfigurations/join/action

跨订阅后端

Microsoft.Network/loadBalancers/backendAddressPools/写入
Microsoft.Network/loadBalancers/backendAddressPools/join/action Microsoft.Network/virtualNetworks/write Microsoft.Network/networkInterfaces/write

跨租户

跨租户工作时,用户必须在两个订阅中都分配有“网络参与者”角色或分配有可跨订阅前端执行适当操作的自定义角色。 有关跨租户链接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跨租户对请求进行身份验证

局限性

  • 只能在新的后端池上设置“同步模式”
    • 必须显式设置 SyncMode 属性 - 默认情况下,SyncMode 属性未指定
  • 部署/更新负载均衡器时,需要使用 API 版本 2023-04-01 及更高版本
  • 在配置后,无法在后端池上更改“同步模式”属性
  • 配置了“同步模式”属性时,必须指定虚拟网络。 配置虚拟网络后,无法在后端池上更新它
  • 跨订阅负载均衡器不支持入站 NAT 池。 使用入站 NAT 规则
  • 所有资源必须与负载均衡器部署在同一区域中
  • 跨区域负载均衡器后端池不支持“同步模式”属性
  • 无法将跨订阅负载均衡器链接到网关负载均衡器
  • 网关负载均衡器不能具有跨订阅组件

后续步骤